二十世纪乡村建设“菏泽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2023-03-24 10:38:07    编辑: 菏泽信息港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18日,由菏泽社科联和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乡村建设实验‘菏泽模式’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菏泽市图书馆召开,来自山东大学、菏泽学院、菏泽市委党校、菏泽市农科院以及山东文旅传媒集团等单位的12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百年乡村建设特别是“菏泽模式”丰富的历史资源,如何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应坤围绕二十世纪中国乡村建设实验中的“菏泽模式”发表了主旨演讲。菏泽市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荣海生主持座谈会。

主讲人察应坤首先对“菏泽模式”与二十世纪乡村建设运动作了概览性介绍。察应坤在发言中指出,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先声,而菏泽曹州府善后局是乡村建设的先声。“菏泽模式”在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风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主导者孙则让居功甚伟,他主要是贯彻了王鸿一的“民族自信力”思想和“村治”理论。二十世纪乡村建设的“菏泽模式”可以为当下的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菏泽模式”建立了一套以“乡农学校”为权力中心的实行“全面责任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该模式下,菏泽实验县实施民众“自卫训练”赋能政权建设,树立基层权力组织权威,在政权和民众之间建立权益关联和政治认同;以“精神陶炼”重塑乡村道德氛围、强化意识形态服从和文化认同;以“互助合作社”连接民众生产生活需求,进行公共资源分配。这一模式适应了当时转型时期社会条件的变化,重建了基层社会秩序,各项社会改革举措卓有成效。在当时抗战形势趋紧的环境下,该模式相对于“邹平模式”后来居上,很快进入省政府主政者视野,并在全省推广。学界考察20世纪前期全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特别是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往往是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领导下的邹平实验县为中心内容;作为与邹平实验县并列的菏泽实验县的乡村建设实践,则处于被遮蔽被忽略的状态。与“邹平模式”“始终未向邹平以外推广”不同,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山东全省七十余县推行了“菏泽模式”的县政改革和“乡农学校”制度。“山东乡村建设运动之所以声势浩大,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菏泽模式的领导者对梁漱溟‘乡学村学’模式的变通。”因此,忽视了菏泽实验县的实践模式,就不能认清当时乡村建设的全貌,不仅会影响对近代乡村建设历史的理解,而且会影响现在和将来乡村建设的品质。因此,对二十世纪中国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一种紧迫需要。

菏泽市党史委原主任田浩存:察应坤博士关于“菏泽模式”的研究论文很有理论高度。菏泽乡村建设,在菏泽近现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菏泽模式”中所组织的教育和合作社两项事业,给当时民众生活带来了显著的改善。“菏泽模式”适应了老百姓的要求,适应了政府的治理要求,所以得到了老百姓的响应和上级政府的信任。

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曹金祥:“菏泽模式”的总体框架和学术价值填补了学术空白。这个选题恰逢其时,恰逢其人。选题具有创新价值,很有深度,很有高度,书写了“菏泽模式”在全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重要位置,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下一步研究可以拓展有两个维度,一是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之下;二是在当时潮流涌动的形势下,从比较的视野进一步深入研究。

菏泽学院教授李庆华:“菏泽模式”这个研究成果,运用了很多原始文献和原始材料,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提出“基层权力再造”是一个创新。邹平模式,尽管梁漱溟当时在山东得风得水,但韩复榘认为邹平“搞得太慢,循循善诱不行”。“菏泽模式”,相较邹平,有强力推行的成分,主要是孙则让贯彻了王鸿一的“村治”理论。

菏泽学院教授曹瑞臣:邹平模式侧重教化,“菏泽模式”侧重于组织建设,两者均体现了国家对地方基层政权的控制,尤其是乡农学校,是地方政权建设的有益探索。察博士的论文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提出了新观点,运用了新材料,采取了多学科的交叉视野和新方法,而且现实价值强,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探索。

菏泽市农科院院长白茂华:察应坤同志所写的几本专著,为菏泽历史传承和地方文化的传播做了很大贡献。二十世纪乡村建设的“菏泽模式”拉开了菏泽近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序幕,也能为今天菏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益探索。我们还要继续提炼,搞好宣传推广。

菏泽市委党校副校长仝永华:要跳出菏泽看菏泽。100年前是菏泽模式,100年后同样是菏泽,同样是山东的乡村,肯定有着同样现实的需要和基础。乡村振兴有多个角度,如集体经济发展,如组织振兴等等,要多维度进行考察和新探索。

山东文旅传媒集团高级研究员梁成华:察应坤从大学期间开始和同学一起成立历史研究学习型社团,创办学生学术性刊物,毕业后又在社会上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一直很勤奋,也很有成绩。他现在的研究成果是他多年来对菏泽乡村建设、对王鸿一等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从察应坤应邀去重庆作报告的积极反响来看,梁漱溟的后人以及西南大学乡村建设研究院、国家治理学院的的学界同仁,都很认同他在乡村建设领域的一系列学术成果,说明其研究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肯定。

菏泽市新媒体协会秘书长、菏泽信息港总编苗永超:察应坤博士曾经先后出版了《王鸿一传略》《周自齐传》《吕后传》,都和菏泽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现在察应坤博士的研究更深,面更广,作为家乡人,很为之骄傲。

菏泽市新联会副会长、中国山东网菏泽站站长高登福:祝贺察应坤取得的学术成绩,他对家乡的热爱始终萦绕于心。读懂乡村,读懂中国,“菏泽模式”很有借鉴意义。我的家族很多历史故事可以为历史书写提供事实案例,也希望更多的历史书写和理论总结能为菏泽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菏泽市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荣海生最后对会议作了总结。他指出,我们召开二十世纪中国乡村建设实验“菏泽模式”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很强。“菏泽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变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地域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菏泽作为发起地、发源地,应该更好地总结和传播这一模式的有益之处,为当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菏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资源和思想凭借。历史上,菏泽会盟多,概因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文化厚重,很多历史上的大事件发生在这里,我们要加大“菏泽模式”等地域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菏泽市政府与山东铁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全域视联感知网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下一篇:约10000人参与!5月7日,菏泽将举行一大型体育赛事!最高奖金10000元!